查看原文
其他

何珊珊:什么年代了,谁还在做传统记者? | 媒笔记

深度营 深度训练营 2024-04-09

/ 媒笔记 /
📚 何珊珊:什么年代了,谁还在做传统记者
✍🏻 整理人:王天越 姚欣言

📝编辑:郑钰纯

何珊珊

现《时代周报》记者

从记者到新媒体主编再到项目经理

2022年从互联网大厂离职后
离开工作5年的北京

选择重新做回一名记者
代表作品:
[1]《五十万分之一的秘密,众多受困家庭无处诉说》
[2]《全时便利‍局中局》
[3]《董事长病逝,他们却玩起权利的游戏》
[4]《投资人AI修罗场:坐在风口焦虑风向,投入巨‍资何时盈利》

“这几年唱衰新闻学的声音非常多,对我来说,我一直都非常热爱自己的专业,从来没有后悔过选择学新闻学。再没有一个专业能够像新闻学这样,让我如此深刻地体验人生、触发我对生活和各类型事件产生思考。

   以下是她经编者整理过后的自述:

关于“谁还在做传统记者”,第一层含义是——谁还能做传统记者?

当代的记者,要具备不断重复“打破——重建——再打破——再重建”的心理素质。这一职业,不仅需要人们的敬佩、支持与理解,更需要个人的理想主义和逆流而上的勇气,我称之为一种仰望星空的职业。

第二层要回答的就涉及到具体的方法论——谁还在用传统方式做记者?

为什么会有这样两层发问,是因为进入互联网时代后,记者需要的“十八般武艺”发生了很大变化,很多新闻生产的流程都不再以之前的方式操作,例如采访,原先记者跋山涉水只为赶赴现场,现在则更多改为线上进行。

像运营社群、视频账号这类岗位,目前都是无法轻易被人工智能取代的。

需要承认的是,仍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的ChatGPT未来的确有可能进化成更加强大的工具。越来越多的公司也在推广文心一言大模型等工具,并暂停或部分暂停了外包销售团队的业务。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运用GPT等工具进行创作。

ChatGPT的迭代引发了很多运营从业者的失业焦虑。但可以推断的是,机器永远只能取代基础的工作,无法取代资深的从业者。以图片设计为例,一个初级的入门者,确实很容易会被AI所替代。但AI画出来的作品,最终还是需要资深画师进行打磨,才能达到理想效果。只要你的职业能力和技能足够多样与专业,就不用太担心人工智能会取代你的工作。

最关键的是让它服务于我,而不是替代我。大家要思考的不是“我会不会被取代”,而是“我如何更好地利用科技来提高我的工作效率”。

那么,该如何运用好科技的力量呢?接下来我将从做报道必经的各个环节展开讲述:

(1)如何找选题:我的个人习惯是在上班路上打开各大平台,包括但不限于微博、今日头条、腾讯新闻、百度、各大新闻网站热榜等等,从大家关注的热点里去筛选值得选择与跟进的选题。

(2)如何寻找采访资源:总结起来就是:“要像疯了一样找到你。”我们能通过网络找到的采访资源已经远远超过以前,要运用好自己的人脉圈和社交平台。

大家应该听说过150人人脉圈的理论(牛津大学人类学教授罗宾·邓巴做过的一项研究表明:受人类智力水平影响,每个人一生中只能拥有约150人的稳定社交人数)。要学会经营自己的核心人脉资源圈,不要忽视身边人脉的力量。在建设自己的人脉圈时,也要学会锁定一些能接触很多资源的特殊群体,比如公关、HR、猎头等。这些人往往会手握各大公司的人脉、职位信息以及相关的联系方式,且这些联系方式大多是对外保密的。如果你有一位关系非常好的猎头朋友,TA一个人能提供给你的人脉,可能要比你身边十个非媒体行业的朋友加起来都多。

此外,找采访对象的时候要利用好各个社交平台。可以先从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微信群、知乎、微博、贴吧、豆瓣,或者是与事件相关的平台、新闻发酵下的评论区找起,也可以进入各种活动的社群和媒体的读者群、粉丝群去寻找。

举个例子,2019年百度的一次宣讲会上,一个人走上台直接从头到脚浇了李彦宏一瓶水。当时李彦宏回他那句“what's your problem”,让这个事情迅速从一个笑料发酵成全网都在问这个浇他水的男人是谁?那天我在几个小时内就找到了这个人的信息。

我是怎么找这些信息的呢?我翻遍了我上述说的所有平台,看相关新闻发酵底下的评论里,是否有人提到他跟这个人认识。最后我在贴吧的评论,发现了一位网友说“我认出来了,就是我们同乡的谁”,通过这位网友一步步联系到了这个人。

对于初出茅庐的你们来说,在人脉缺乏的情况下,可以去哪里寻找各行各业的活动,认识志同道合的人呢?在学校时,可以参加各种各样的校友群和比赛活动;进入社会,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每周、每月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活动。大家可以按需选择,通过多渠道拓展自己的人脉圈。

所以当你下一次暂时找不到采访对象时,要先反问自己,你是否已经使用过了所有资源?

(3)如何维护采访资源:

日常一定要和身边认识的朋友多联系,要学会维护自己的人脉。

具体而言有:朋友圈的点赞、留言和闲聊等。跟例如公关等一些其他行业的人聊天的时候,平时只要看到相关领域的新闻,就可以发给TA,然后一起聊一聊。如果平时完全不跟别人互动,等到需要帮忙的时候才联系,那对方可能会拒绝你。还有其他方法,适用于同地区、来往比较密切、关系较好的小伙伴们之间,比如邀请对方一起参加活动、课程,或者请对方吃饭、看电影等等。

要有意识地和有工作来往的人建立一些私交。

在我看来,运营能力也是一名优秀媒体人必备的技能。有一张关于运营人自嘲的图片,上面列举了,“假如我是运营人需要的技能”,多达100多项。运营要学的技能和要懂的知识,是永无止境的。这既是一个笑话,也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

如何入门运营?首先至少要清晰地知道媒体单位的运营工作包含哪些环节,再拓展到不同类型的公司(例如互联网大厂)的运营岗位需要的职业技能有哪些。

最简单的方式是去求职网站上检索喜欢的岗位运营岗位分为内容运营、全平台运营、账号运营、视觉运营、市场营销等。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岗位对经验、能力、工作年限等的要求,明确不同公司相应的岗位之间有什么不同与相同。基本上,相同点是这个岗位必备的技能,而不同点则是不同公司、行业或工龄,对同一个技能掌握深浅度的要求有所不同。整合这些异同点后,你就能对市场上对该岗位的要求有个底,再据此对照自身目前能力的水平进行针对性提升。

要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对运营能力进行针对性的积累和提升。现在各类媒体平台和APP很多,信息多的同时也非常繁杂。在无法面面俱到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不同平台的调性来选择常用的平台。

Q:对媒体行业中面对的种种第一次,您有怎样的建议?

A:在我第一次面临突发性事件的状态下,我满脑子只有:“我要立刻找到采访对象,我要立刻跟他说上话。”在必须要完成任务的情况下,心里的紧张完全被肾上腺激素爆棚的状态掩盖了。所以,如果觉得紧张或是害怕,那就是还没有被逼到份上。
真正到了那个状态下,你就会立刻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Q:联系到采访对象后,最开始如何与采访对象交谈?
A:以前我会用较为委婉的方式,比如先跟对方闲聊几句,拉近一下关系,然后才会小心翼翼地提问。现在我的开场方式很直接,针对需求单刀直入。

因为我逐渐意识到采访对象是有差异的。有些人表达欲较强、乐于分享且擅长叙述,甚至有时对方讲述的内容可以直接转化为稿件内容。但有些人的表达缺乏逻辑,需要记者耐心听完后,再进行梳理和提炼。还有一些人警惕性很高,不愿意进行公开分享,甚至可能讨厌记者群体。

寻找采访对象既要看基数大小,也要看运气。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我觉得没有必要跟对方寒暄。我现在开场白通常直接是“你好,我是时代周报的科技记者xxx,今天听到关于你们公司的xxx消息,想来核实一下,方便给个回应吗?”

在直接提出自己的需求后,对方如果愿意,就可以顺利开始;如果对方不愿意,就会推辞或是拒绝,此时可以选择直接询问下一个采访对象,这样就非常节省时间和精力。

通常我会选择电话访谈,这是一种非常高效的形式,更方便进行录音和采访资料的留存。

Q:在采访中,如何避免自己受共情能力的干扰?

A:一定的共情是很难避免的,因为人不是机器或者动物,我们没有办法完全抑制住自己的情感。只能在一次又一次的尝试面对、克制和复盘当中掌控自己的情绪我也是在经历了好几个重要选题的磨练之后,才可以做到基本上控制自己的共情能力,不被对方的情绪牵着鼻子走。

2016年江西省某电厂发生坍塌事故时,一名工作人员因水泥未封好从高处掉落导致死亡。我在与遇难者家属交流中,因过度共情对方的悲伤情绪,而停止了进一步询问。

我后悔的是,身为记者,我没有用一种专业的态度和能力,去寻找和挖掘关于这个事故的其他相关信息,我辜负了奔赴一线的小伙伴拿到联系方式的苦心。我感受到一种巨大的挫败感。

放到今天,我在采访过程中可以说是非常“不要脸”。我克服了16年因过度共情而没有较好完成采访所带来的心魔。此后,当相同的情景来临,我拿出专业记者的素养,最终得到了采访对象的回应。

真相往往流失于涕泪交加之中。作为记者,同情心的边界在于不能干扰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能干扰对采访对象的提问,不能干扰对想要答案的追寻。

一旦产生了过大的情绪波动,头脑开始混乱,没有办法直接提问的时候,就说明过于泛滥的同情心压倒了理性。只有先完成本职工作,才有资格去去同情他人。其实“不要脸”的样子也挺可爱的。

大家一定要学会面对自己想要的信息,要勇敢地去争取。记者工作的本质是探索事件的真相。灾难为何发生等答案远比共情采访对象更为重要。个人的同情心在巨大的群体面临的灾难面前都不值一提。

Q:如果遇到采访对象说方言,听不懂该怎么办?

A:这里面其实有几个技巧。如果是线上方式进行采访,可以去寻求熟知相关方言的朋友的帮助;次可以下载一些支持方言辨识的APP,一边采访,一边录音,一边直接转化成文字,帮助我们直接理解和沟通。

如果是线下,最好寻求当地人的帮助,提前跟对方说清楚需求,必要的时候也可以支付一小部分费用。

Q:记者如何做好个人信息的保护?

A:第一,我的小红书、微信等个人账号,都会建立小号来保护自己,并且不会在上面发一些太过暴露个人隐私的内容。在与采访对象保持坦诚的同时,也避免透露过多个人信息,并随时做好录音或是截图留存。

第二,在不得不暴露的情况下,要尽量也掌握对方的私人账号等私人联系方式,寻求一种平等的制掣关系。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可以使用一些语言上的小技巧来释放善意,以尽量避免与采访对象发生直接冲突,进而陷入个人隐私存在泄露风险的困境。在一些情况下,面对情绪激动的采访对象,记者相对冷漠的表述很可能会激怒对方。

我一般在给别人发文字消息的时候,一定会加上一些表情,或者是一些体现语气的情感化表达。在打电话中,也要言简意赅但语气温柔地表达自己的诉求。要判断对方是否处于情感或需求性理性占主导的阶段,以便更好地处理问题,调整自己询问的方式。

Q:在运营的时候,如何对热点事件进行预判和观察事情的发酵?

A:只有通过操作大量选题和稿件并跟进后续发酵情况,才可能会对不同类型的选题、不同的行业有一定的认知和判断。我们也把这称之为对选题的高度敏感,一般出自于多年累积的经验所形成的直觉

例如,我每天早上都会打开手机来观察今天的热点、寻找选题。连续两三天,我发现不同的微信公众号文章底部的广告区,都有关于筋膜枪的广告。我突然意识到,筋膜枪这个东西一定要火了,可以成为一个选题。

同时我去近期的新闻报道里面进行搜索,发现一则投资信息变动的消息——阿里巴巴投资了一家生产健身器材和筋膜枪的小公司。我就马上联系我的记者开始操作。等到要发稿的那一两天的时候,使用筋膜枪的危害之类的相关消息就突然上了微博的热搜前十。

这个素养是要经过自己长期的认真地思考和积累、观察和分析之后才能具备的。任何东西一定都会有迹可循,就看自己能不能够见微知著。先做到追着热点跑,会有走在热点前面的那一天。

Q:对于一个专业机构的账号运营者来说,如何平衡专业性和娱乐性?

A:这个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考虑的因素有:平台本身的调性、所在行业的特性、自己的语言体系和风格,和相应的受众群体(或读者群体、用户群体)的年龄段和用户习惯。综合考虑以上这些再来选择偏重专业性或娱乐性,打造符合受众胃口的账号人设。一般我们都会采取内容专业、形式娱乐的方式,让专业内容具备一定的可读性。

Q:从互联网大厂的产品经理又回到记者,是什么样的因素推动着您做出职业上的改变?

A:因为我发现我心中最喜欢做的事情仍然是新闻。过往在媒体的时候,我对其他行业、其他公司无限向往,我一度认为我在媒体待了十年后,将来会转行去做如公关、市场营销、品牌策划等其他工作。

但去年我gap了一年,四处旅游,观察不同城市不同工作的人的状态,思考自己的职业选择。直到今年三四月份我才重新开始工作。这时候我才发现,我几乎对市面上所有的工作都丧失了兴趣,只有做媒体记者这件事让我感觉充满激情。

如果你真的有疑惑,或对一些职业心生向往,但又不确定是否适合自己。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去找一些机会去体验一下。体验之后,心里一定会有一个答案。

每段职业体验都不太一样,例如公关倾向于服务客户,媒体则是服务大众、或服务于自身媒体单位和选题,二者的自由度和职业自尊的认同是不一样的。

不用着急,在任何一个行业都可以待个一年左右,一方面可以积累资源,也能尽可能地了解这个行业的上下游环节全流程。一年后再考虑是否转行的问题。也许将来重新回到媒体,这段公司的经历会给你带来一些采访资源和人脉。

不断尝试并在尝试中叩问自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要浪费进入某个行业的机会,认真地投入体验,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文中图片来源于受访记者


-END-

值班编辑 | 苏   彤

运营统筹 | 梁  栋 温泓烨 

运营总监 | 胡世鑫


 推荐阅读 

[1]记者罗兰:在36岁决定成为媒体新人|记者手记

[2]深度重温① | 1篇=1学期新闻采写课,北青深一度梁婷“掏家底式”分享!

[3]杨宁与课堂:用十年,把文学理论讲明白、讲透 | 对话学者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